窩夫與蝦子餅遊香港.大埔慈山寺

大埔慈山寺於2015年4月對外開放,窩夫與蝦子餅日前才第一次到訪。

參觀前要先在網上登記,窩夫與蝦子餅約了星期六早上9時30分入寺。

進寺前要出示預約電郵及身分證,掛著參學證便可入寺。



雨中參觀慈山寺,有點掃興。

「不二法門」是慈山寺的第一道門。

很喜歡樹的形態。



景觀開揚。

普門即觀音殿,為慈山寺第二大殿,可以在裡面抄經,對管理情緒有幫助。

天色不太好,觀音像仿如置身仙境中。



菩提聖樹。

逛著逛著,天色好轉了。

慈山寺最具代表性的一定是巨型素白觀音像,以超過六百噸青銅合金鑄造,七十米高的觀音像下設六米高的圓形高麻石基座。



觀音像下月前加設了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。

籌建博物館用了三年時間,旨在用藝術弘揚佛法。

博物館收藏了各地珍貴的佛教造像及文物,不要錯過。



普門殿前的圓形洛伽池,直徑八米,遠望如鏡。洛伽池四周地面,以石材鋪裝為同心圓,共十一圈,池水流動之時,地面的同心圓化為漣漪,充滿禪意之美。

藍天白雲襯托下的「韋馱殿」。

慈山寺佔地50萬平方呎,是令人心境平和的好地方。



盛放的蓮花。

鐘樓和長廊。

背山面海,環境優美。



其中一張窩夫感到非常滿意的作品。

四周山巒園林的翠綠色,令人心曠神怡。

窩夫與蝦子餅都非常喜歡慈山寺的環境,已經計劃秋涼時帶家人再去。

 

*本網誌純屬個人意見或經驗分享,只供參考*

 

facebookbanner_1


歡迎聯絡安排產品試用及出席活動

Email: blog.wifeandhusband@gmail.com

Instagram | U Blog | Openrice

Beauty Exchange | she.com

WeShare | 吃吧 | 大眾點評